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,智能制造学院秉持“以生为本、育人为先”理念,将“新生认同感与归属感营造”作为学生工作抓手,统筹推进主题班会、宿舍走访、特色活动等,短短两月,新生“从疏离到融入、从迷茫到坚定”,对学院和学校的认同感持续提升,对专业前景的认知更加清晰,对大学生活的规划也逐渐明朗,实现了从青涩到成熟的成功跨越。
一、思想铸魂:从“旁观者”到“同心者”,凝聚归属向心力
初入校园时,部分新生因对智能制造专业认知模糊、面对新环境存在适应隔阂,常处于“旁观者”状态:或是对班级活动被动观望、不愿主动参与,或是在集体生活中保持距离、缺乏归属感,面对入党入团、班委竞选等机会多持犹豫态度,尚未建立起对学院、班级的集体认同。
为此,学院以思想引领为根基,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厚植新生家国情怀与集体意识。“弘扬集体主义、争做时代新人”主题升旗仪式上,新生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感悟集体伟力;军训期间的红歌比赛,各班级学子默契协作、唱响经典,在激昂旋律中打破隔阂、凝聚班级向心力。叠加入团入党政策解读、理想信念培育等主题班会的持续引导,新生思想层面实现深刻转变,主动向集体与先进靠拢:不少学生郑重递交入党入团申请书,踊跃参与班委竞选,更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学生会纳新,充分展现出服务集体、锻炼自我的强烈意愿。新生们在主动参与班级与学生组织建设中找准自身价值,从“被动适应”转变为“主动担当”,成长内生动力显著增强。

二、行为塑形:从“随性化”到“规范化”,筑牢成长自律线
摆脱高中阶段的严格约束后,部分新生的行为习惯呈现明显“随性化”倾向:课堂上偶尔出现迟到早退、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,甚至有少数学生将早餐带入教学楼;校园内电动车停放随意无序,公共区域垃圾随手丢弃的现象时有发生;宿舍里物品摆放杂乱无章,个人作息不规律,用电安全与卫生保洁意识薄弱,对学院的纪律规范与文明要求缺乏足够重视。
聚焦新生行为习惯养成,学院构建了“主题教育+榜样引领+实地督导+温情引导”的多维培育体系。主题班会上,安全防护、文明守则、纪律规范等内容层层递进;学生会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,组织学生骨干主动开展电动车规范停放引导,在教学楼门口常态化督察早餐带入、迟到早退等现象,定期牵头打扫公共教室卫生,以实际行动为新生树立标杆。同时,辅导员常态化开展课堂检查,实时关注出勤情况与听课状态,及时提醒纠偏;宿舍走访中,面对面谈心交流,细致排查用电安全、消防隐患,强调卫生保洁与物品摆放规范,对行为偏差及时疏导。两个月来,新生遵章守纪意识、文明素养与安全防范能力全面提升:课堂出勤率稳居高位,迟到早退现象基本杜绝,教学楼内无早餐带入情况;校园内文明礼让蔚然成风,电动车停放整齐有序,教室与宿舍环境整洁有序,新生从“随性散漫”稳步走向“自律有序”,为成长筑牢坚实行为底线。

三、学业赋能:从“迷茫者”到“奋进者”,激活成才内驱力
面对智能制造专业繁杂的课程体系与抽象的专业概念,不少新生刚步入大学便陷入“迷茫者”困境:既不清楚核心课程的学习重点与逻辑关联,也对专升本路径、行业就业方向缺乏清晰认知,学习上多处于“被动接受”状态,缺乏明确目标与有效方法,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上课跟不上节奏、课后不知如何巩固的焦虑情绪。针对这一问题,学院通过“学业导航+榜样示范+赛事牵引”三维发力。主题班会上,细致拆解专业课程体系、解读专升本政策与行业发展趋势,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分享学习方法与成长经验;同步组织学业帮扶小组,精准对接学习需求。新生学习主动性与目标感显著提升:积极报名参加宗教知识竞赛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各类赛事,在竞技比拼中锤炼本领、拓宽视野;部分学生主动参加GYB-SYB创业培训,提前规划职业路径。从“被动学习”成功转向“主动探索”,学业成长态势昂扬向上。

四、素养提质:从“独行者”到“同行者”,拓宽成长辐射面
因陌生环境带来的疏离感与部分新生内敛的性格特质,同学们初期常处于“独行者”状态:课间多独自静坐、较少主动与同学交流,集体活动中倾向于旁观回避,不愿参与团队协作类任务;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难题,更习惯独自硬扛,缺乏主动求助、与人协作的意识,难以融入集体氛围,综合能力提升也受限。
为此学院以丰富多元的活动为载体,全面推动新生综合素质提升。拔河比赛、篮球比赛中,新生们奋勇拼搏、默契配合,在汗水与欢笑中打破隔阂、增进同窗情谊,锤炼团队协作精神;在“情暖重阳,爱驻安康”敬老院志愿活动中,学生们分工协作开展打扫卫生、文艺表演、谈心陪伴等服务,在公益实践中培育社会责任感与爱心;在公寓文化节上,大家各展所长、互帮互助,营造出温馨和谐的集体氛围。同时,学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,通过心理健康专题班会、团体辅导、一对一谈心等方式,帮助新生调适心理状态、缓解社交顾虑。新生们从 “专注个体”逐步走向“融入集体”,沟通表达、团队协作、心理韧性等综合能力全面增强,成长边界持续拓宽。
智能制造学院通过“思想铸魂、行为塑形、学业赋能、素养提质”的多维联动育人举措,让2025级新生在参与中融入集体,在实践中建立认同。如今,新生们谈及班级有认同感,想到学校有归属感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跟踪新生成长需求,优化工作细节,让认同感成为新生成长的动力,让归属感成为他们扎根校园、逐梦专业的精神港湾。